第三十三章 所谓的礼法-《江山一瞥》
第(2/3)页
“哎?这么说你承认是我的娘子了?”略有所思之后,燕长风兴奋地坐了起来。
“不说话……不说话就是默认了啊。”
“睡觉!”
纵然此刻是满屋的月光如练,但燕长风的心间已然是光芒万丈。
那天晚上,激动不已的燕长风在床上不停地来回翻滚着身子,一会儿傻笑不止,一会儿热泪盈眶,有几次甚至又摔倒了床底下,可他倒也不着急起来,他坐在地上满眼幸福地看着床上熟睡的穆琳霄,那眼神就好像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一样。
主屋里,睡梦中的老翁朦胧地睁开眼翻了个身子,“哎,这小两口……精力可真充沛。”
而以此同时,云京的大臣们正因为穆之寻的一道旨意而头大的不行。
自从穆之寻登基以后,他就从来没有消停过。
他先是下令大规模征兵,搅得天下百姓怨声载道,为了征兵能够顺利实施下去,他还亲自到内阁斥责了杨天栋在内的一干反对的老臣,并且裁撤了很多内阁和各部的大臣,其中有很多人就是宁帝在时也会给他们三分颜面,可穆之寻倒好,裁撤的裁撤,贬官的贬官,着实让那些在朝为官的士大夫心寒不已。
后来,他又嫌弃北宫太小,又斥巨资在北宫的西边又重修了一座专供游玩的皇家园林,名曰“九天囿”。
九天囿的面积之大甚至超过了南北宫的总和,为了装点它,穆之寻特意命人从南境搜寻巨大的奇石珍木,千里迢迢运往云京,同时又从南昭购入了大批稀有的飞禽异兽,驯养在西苑之。
为了营造天界出如临仙境之感,工匠们又奉命在每座巨石之间都镶嵌了炉甘石,一到下雨天,这些巨石便会生出白烟。
届时郁郁葱葱、阆苑琼楼的九天囿笼罩在一片烟雾缭绕、兽禽环鸣之中,波澜浩渺,令人忘我。
可忘我的穆之寻也忘了这座九天囿让多少南境的百姓家破人亡。
面对他登基以后的一系列非仁君之举,这些大宁的官员起初是纷纷上书极力劝阻,奈何穆之寻根本不为所动,而那些劝谏官员的下场,轻一点是被贬官,重一点是连命都会没有的,就连已是四朝老臣内阁首辅的杨天栋都被气得卧床不起。
可即使是这样这些,那些大宁官员都还能忍受,但穆之寻今日在朝堂之上的这番话却彻底触犯了这些儒家士大夫的底线。
“朕决定,追立朕的生母唐氏为皇太后。”
“陛下的生母不是已故多年的顺妃娘娘吗?”礼部尚书上前疑惑道。
“不,她并不是朕的生母,朕的生母是唐氏,一个再普通的宫女。”穆之寻的语气中带着些许的哀怨。
那天,当着众大臣的面,穆之寻在朝堂之上把宁帝和唐泥燕的事情全部讲了出来,动情之处,向来薄情寡恩的他亦潸然泪下,那眼泪比宁帝死于非命时要真切的多。
时至今日,哪怕他已经登上了这个全天下最至高无上的位置,但他的心里对宁帝的恨却依旧没有放下。
当初明明是他先喜欢上了她,可也是他先抛弃了她,凭什么!凭什么他的母亲要为所谓的皇家颜面而牺牲她生而为人的自由,凭什么为了所谓的皇家颜面他连和自己的亲生母亲相认的权利都没有!
可他却万万没想到,当他声泪俱下地说完母亲的悲惨经历后,面前的众臣竟然没有一个人同情他和他母亲当年的境遇。
“唐氏仅是一介宫女,更何况生前又没有名分,那便不是皇室中人。如今陛下贸然追立其为太后,实在过于荒谬,于礼法不合,如果陛下执意要追封,臣以为还是追封已故的顺妃较为妥当。”礼部尚书跪在地上,那坚决而明确的表情,表明了他为了刻在骨子里的封建礼教而要执意要触怒龙颜的决心。
“臣附议。”
“臣附议。”
满殿大臣的意见空前一致,这一刻,所有人都站在了穆之寻的对立面,哪怕他是大宁天子。
他难以置信的看着这些冷漠的大臣,寒意和怒火在他的心中被无限交织而放大,直至破碎。
那天,龙椅上的他撕心裂肺地朝着众人高喊:“你们的心都不是肉长的吗?你们……都没有父母吗!”
“她是朕的亲生母亲,朕如今贵为天子,连为自己的母亲讨求一个名分的权利都没有吗?啊!”穆之寻的语气几乎已经到了哀求的地步。
然而无论他如何高喊,等来的也只是群臣面无表情不为所动的一句,“臣罪该万死,请陛下收回成命。”
此时,就连郑观也只能做到仅仅是不参与到群臣的跪扣之中,脸上写满了无能为力。
穆之寻几时想过君临天下的自己竟会有这么一天。
第(2/3)页